4月6日下午,东吴证券召开了“网红经济学家”任泽平回归券业的首场宏观策略报告会。
任泽平分享了三方面内容,分别是:中长期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当前的经济形势、中国面临的四大矛盾及解决方法。有趣的是,在离职恒大后,任泽平在策略首秀上称,房地产是中国最坚硬的泡沫。
任泽平称,过去上百年十几个代表经济体的房地产市场,基本是住房制度决定房地产市场,制度是基因。
中国房地产走到今天,是因为当时的住房改革,学习的中国香港,而香港学习的又是英国,这两个经济体都是高房价。香港是教训,远远谈不上是成功的经验。日本也是房地产不足,又因为货币的超发带来了严重的资产价格的泡沫以及金融风险。
房地产做成功的是德国和新加坡,这两个经济体搞租赁,包括对货币的强有力的控制。
中国房地产长期平稳健康发展的关键是,人地挂钩和金融稳定。人是需求、土地是供给、金融是杠杆。
新基建、开放生育,这些概念都已经有了共识,并作出了政策调整。但目前,我们对房地产的认识,离真正解决问题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房地产的根本问题是人地错配和货币过去的一度超发。
过去计划的思维,这种“控制大城市、发展中小城镇、区域均衡发展”的这种思路是错的,这种思路导致了人往大的都市圈集聚,但土地指标没有过来,导致人地错配,也就是一二线城市高房价、三四线城市高库存。
这次活动还闹了一个“小乌龙”,吸引一大批粉丝前来观摩。由于活动本身在苏州博物馆展开,苏州博物馆馆长作为场地提供方同样做了演讲——从吴地历史到唐宋明清文人字画,再到推出苏州博物馆的文创产品,足足讲了近一个小时,而本次策略会原定时长总共105分钟。
宏观策略会被苏州博物馆历史风情“喧宾夺主”,引来大量机构投研人士围观。Wind3C会议上有1500条互动,有人直呼这是wind线上策略会互动最多的一次。随后任泽平出场才把这次策略会拉回了主题。
本次策略会上,东吴证券还与吴晓波频道进行合作签约。东吴证券称,此次与吴晓波频道、泽平宏观等顶流财经频道的战略合作,旨在普及正确的理财观念和科学的投资方法,共同打造以专业财经知识传播为主导的互联网财富管理3.0时代。
以下为21世纪经济报道对任泽平的主要观点梳理:
中长期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
1.今年市场最大的逻辑或者主题是通胀预期;
2.10年前我们就讨论过经济下行,以及怎么应对。一派观点认为是通过大规模的刺激,重回高增长;另一派的观点是增速换挡,通过改革提升全要素生产力,构筑新的增长平台和动力的机制。我提出“新5要比旧8好”,即改革后的高质量的5%的增长,要比老动能8%的增长好;
3.拉美、东南亚有国家从发展中迈入发达国家时,是通过货币放水刺激,结果引发更大的金融危机,最终掉入中等收入陷阱。而日韩、台湾等地都通过改革,成功迈入了发达经济体;
4.看好中国经济这一轮的改革,因为过去10年我们已经解决了认识上的问题,这些年的政策和改革的措施也是到位的;
5.很多人说每年中国政策都会发明一个新词,我认为这是对中国缺乏足够的观察,这些表述恰恰是我们对中国当前问题的认识以及应对措施不断深化的结果;
6.中国这轮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的预期形成期;第二阶段是落地攻坚的阵痛期,主要是12-15年的落地攻坚,以及16-18的攻坚阵痛期;第三阶段是红利释放期,19年前期的很多举措已经进入到了红利释放期,但仍有不少内容是攻坚期;
7.未来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我们正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因为过去10年我们找到了中国问题的症结,经历了前期的一些调整,具备了非常大的执行力。
当前的经济形势
1.2021年我们会面对全球经济复苏的共振。由于中国和美国欧洲所处的复苏周期的阶段不一样,中国率先复苏,所以各国的政策组合不一样、诉求不一样。中国正在迎来广义流动性的周期拐点,因为随着通胀预期的上升,经济回归潜在增长率水平,我们要开始进行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操作,以及在房地产和地方债等领域进行结构性的信用政策的收紧;
2.美国3万亿美元的基建刺激计划绝大部分通过超发货币实现,会带来美元流动性泛滥。尽管拜登说,这个3万亿会从提高企业所得税和向富人征税获得,但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这个逻辑行不通,3万亿美元不太可能通过短期征税实现;
任泽平分享了三方面内容,分别是:中长期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当前的经济形势、中国面临的四大矛盾及解决方法。有趣的是,在离职恒大后,任泽平在策略首秀上称,房地产是中国最坚硬的泡沫。
任泽平称,过去上百年十几个代表经济体的房地产市场,基本是住房制度决定房地产市场,制度是基因。
中国房地产走到今天,是因为当时的住房改革,学习的中国香港,而香港学习的又是英国,这两个经济体都是高房价。香港是教训,远远谈不上是成功的经验。日本也是房地产不足,又因为货币的超发带来了严重的资产价格的泡沫以及金融风险。
房地产做成功的是德国和新加坡,这两个经济体搞租赁,包括对货币的强有力的控制。
中国房地产长期平稳健康发展的关键是,人地挂钩和金融稳定。人是需求、土地是供给、金融是杠杆。
新基建、开放生育,这些概念都已经有了共识,并作出了政策调整。但目前,我们对房地产的认识,离真正解决问题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房地产的根本问题是人地错配和货币过去的一度超发。
过去计划的思维,这种“控制大城市、发展中小城镇、区域均衡发展”的这种思路是错的,这种思路导致了人往大的都市圈集聚,但土地指标没有过来,导致人地错配,也就是一二线城市高房价、三四线城市高库存。
这次活动还闹了一个“小乌龙”,吸引一大批粉丝前来观摩。由于活动本身在苏州博物馆展开,苏州博物馆馆长作为场地提供方同样做了演讲——从吴地历史到唐宋明清文人字画,再到推出苏州博物馆的文创产品,足足讲了近一个小时,而本次策略会原定时长总共105分钟。
宏观策略会被苏州博物馆历史风情“喧宾夺主”,引来大量机构投研人士围观。Wind3C会议上有1500条互动,有人直呼这是wind线上策略会互动最多的一次。随后任泽平出场才把这次策略会拉回了主题。
本次策略会上,东吴证券还与吴晓波频道进行合作签约。东吴证券称,此次与吴晓波频道、泽平宏观等顶流财经频道的战略合作,旨在普及正确的理财观念和科学的投资方法,共同打造以专业财经知识传播为主导的互联网财富管理3.0时代。
以下为21世纪经济报道对任泽平的主要观点梳理:
中长期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
1.今年市场最大的逻辑或者主题是通胀预期;
2.10年前我们就讨论过经济下行,以及怎么应对。一派观点认为是通过大规模的刺激,重回高增长;另一派的观点是增速换挡,通过改革提升全要素生产力,构筑新的增长平台和动力的机制。我提出“新5要比旧8好”,即改革后的高质量的5%的增长,要比老动能8%的增长好;
3.拉美、东南亚有国家从发展中迈入发达国家时,是通过货币放水刺激,结果引发更大的金融危机,最终掉入中等收入陷阱。而日韩、台湾等地都通过改革,成功迈入了发达经济体;
4.看好中国经济这一轮的改革,因为过去10年我们已经解决了认识上的问题,这些年的政策和改革的措施也是到位的;
5.很多人说每年中国政策都会发明一个新词,我认为这是对中国缺乏足够的观察,这些表述恰恰是我们对中国当前问题的认识以及应对措施不断深化的结果;
6.中国这轮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的预期形成期;第二阶段是落地攻坚的阵痛期,主要是12-15年的落地攻坚,以及16-18的攻坚阵痛期;第三阶段是红利释放期,19年前期的很多举措已经进入到了红利释放期,但仍有不少内容是攻坚期;
7.未来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我们正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因为过去10年我们找到了中国问题的症结,经历了前期的一些调整,具备了非常大的执行力。
当前的经济形势
1.2021年我们会面对全球经济复苏的共振。由于中国和美国欧洲所处的复苏周期的阶段不一样,中国率先复苏,所以各国的政策组合不一样、诉求不一样。中国正在迎来广义流动性的周期拐点,因为随着通胀预期的上升,经济回归潜在增长率水平,我们要开始进行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操作,以及在房地产和地方债等领域进行结构性的信用政策的收紧;
2.美国3万亿美元的基建刺激计划绝大部分通过超发货币实现,会带来美元流动性泛滥。尽管拜登说,这个3万亿会从提高企业所得税和向富人征税获得,但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这个逻辑行不通,3万亿美元不太可能通过短期征税实现;
12

相关资讯
- 社科院研究员:推进房地产税立法 建议考虑轻税原则2021-04-13
- 一季度各地房地产调控持续推进 清明楼市稳健成交2021-04-06
- 合肥市《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政策解读2021-04-06
- 三道红线下,房地产“去金融化”开启,专家:行业仍有机会但“打法”变了2021-04-05
- 建行等多家银行个人房贷占比超标 调结构在路上2021-04-02
同类资讯
- 社科院研究员:推进房地产税立法 建议考虑轻税原则2021-04-13
- 央行:部分热点城市房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2021-04-02
- 央广网:三部门联合排查经营贷违规入楼市 能否掐灭楼市过热这把火?2021-03-29
- 中国新闻网:三部门严打经营贷进楼市,房价会下降吗?2021-03-27
- 楼市新观:董明珠一语成谶?2021年楼市迎来三大巨变,房价走势明确了?2021-03-26
随机资讯
- 堵点献策:举行治堵听证会 设单行道信号灯2009-12-13
- 住房转让营业税调整 二手房成交热或影响明年一季度新房成交量2009-12-13
- 时评:一线城市购房陷入投机性当中 “房事”风险渐近2009-12-13
- 我市首家经适房今日摇号 1007户竞争596户幸运摇中(图)2009-12-13
- 史无前例:商户聘“钉子户”守拆迁房2009-12-13